因为看了Netflix的纪录片
《Chef’s Table》后心生向往,
阿宅驱车前往这家2018年全球排名12的
米其林星级有机农场+餐厅
BlueHill at Stone Barns。
第一道菜是把
一排生菜插在钉子上,
只撒一点点盐,
就无比健康地端了上来。
第二道菜
居然是一颗完整的莳萝,
平日也没法在餐桌上看到它的根茎,
来一趟米其林星级餐厅,
也算开了眼。
萝卜当然要蘸大酱。
传说盘子越大食物越小,
格调就越高,
这家餐厅算是践行了这个理念。
凉菜上完了,
阿宅期待着该上点肉了吧?
结果服务员带着神秘的微笑,
往餐桌上扔了两颗完完整整的新鲜蔬菜…
介绍语也十分奇妙:
“这是来自中国的神秘蔬菜…”
作为一行中国人,
阿宅和朋友们惊呆了,
这不就是咱们天天吃的莴苣吗?
还配了一套手术刀,
是让咱们自己片着吃?
下一道菜
把鹅肉肉松和鹅蛋黄面
分别装在两个鹅蛋壳里,
请食客自己倒一起搅拌匀了吃。
阿宅做出了极其中肯的评价:
咸!
最后一道甜点,
配了一把巨大无比的剪刀,
看来这家餐厅的理念,
早已贯穿了整个进餐过程:
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啊?
这到底是星级米其林,
还是东北农家乐?
网友们纷纷调侃道:
有人说也许是摄影的问题,
色香味,色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于是我们翻了翻国外网友的点评相册:
似乎再专业的摄影,
也无法掩盖这份纯天然的简约质朴…
让人意外的是,
这家全球排名12的餐厅,
竟然不是浪得虚名,
奥巴马夫妇
就是这家有机餐厅的忠实粉丝,
主厨Dan Barber更是受邀前往白宫,
主理大型宴会的餐食。
主厨Dan Barber
因《老友记》走红的安妮斯顿
和现任老公塞洛克斯,
曾被狗仔偷拍到
在这里庆祝结婚周年纪念日。
被众多明星政客眷顾的
BlueHill at Stone Barns,
其实有着独特的魅力。
这座坐落于曼哈顿格林威治村的农场,
80年前就存在了。
它原本属于洛克菲勒家族。
这家近百年的家族农场,
几近萧条和荒废,
但是4岁丧母的DanBarber,
为了在这里寻回母亲的味道,
和弟弟一起努力,
终于打造出了一个
种植进食二合一的农场餐厅,
践行着当下最时髦的
“从农场到餐桌”理念
(Farm-to-table)。
所有的食材都在餐厅门外栽种,
Dan每天都要侍弄花草、勘察浆果,
与负责饲养的农夫交谈,
看看哪家母鸡下蛋最勤快,
哪家又添了头小牛。
让食材们“安居乐业”,
以最快乐的方式成长起来,
才能保证成为食物的时候,
拥有天然最佳的口感。
不是每个厨师都有机会,
参与食材的成长,
Dan用这种方式,
把食物和灵魂连结起来。
由于食材是自己栽种的,
开头看到的菜式,
由于季节的不同,
几乎每次去都是不同的蔬菜,
却是同样的鲜嫩天然。
除了亲手栽种食材,
Dan的烹饪方式也很特别。
拿鸡肉来说,
本可以丢进120度的高压锅,
让肉在短时间内迅速变酥软,
Dan却要用低温蒸汽慢慢蒸煮。
蓝山餐厅的理念,
总是和普通的烹饪背道而驰,
主厨却说,
我们在揭示它的本质。
看来米其林星级餐厅,
追求的远不止味蕾的刺激。
更多的是追寻食材的本真,
以及如何烹饪才能
保留食材最初的纯粹味道。
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米其林的星级代表着这样的意义:
一星:“同类餐厅中更出色的”,旅途中顺路经过时的好选择;
二星:“菜肴出色,呈现了厨师的用心和过人的技艺”,值得在途中绕道前往;
三星:“出品出类拔萃,让人能获得上等享受”的一流餐厅,值得为美食而专程前往。
而它的评星标准是这样的:
1. 食材的品质;
2. 烹调技术和调味技术的高低;
3. 独创性;
4. 性价比;
5. 菜品品质的稳定性。
其中最难的一点,
正是保证菜品品质的稳定。
中餐固然靠调味的丰富性享誉全球,
同时对食材品质、烹调稳定的要求,
是否也没那么高了呢?
吃快餐的时候人不会过多的思考,
只对甜酸苦辣有个隐约的感受。
吃米其林的时候,人们却会揣摩,
每一片叶子如何被采摘被处理,
食材之间的相辅相成,
甚至使用不同的容器盛放,
都会给食客不同的感受。
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,
正是是否引人思考,
米其林向来是餐食的艺术。
发福利啦~~~
把本公众号名片推荐进三个西餐群,并截图,即可免费领取《Chef’s Table》米其林餐厅美食大片一部!
操作步骤
第一步:点击左上方蓝色字体【西餐教学】
第二步:然后点击右上角三个点【…】
第三步:然后点击【推荐给朋友】
第四步:最后选择西餐群发送就完成了!
推荐给三个群并像以上这样截图发送到公众号后台即可免费领取!
还在等什么呢?赶快分享起来吧!~~~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西餐教学):领取《Chef’s Table》福利|米其林餐厅的美食艺术